如何区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炎,临床表现非常相似。因此,区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特别是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1)胃粘膜活检: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和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偶尔可以看到表面上皮和小凹上皮肠化生。本病炎性病变主要涉及胃粘膜浅层,有时也涉及深层。根据国内病理专业组的讨论,浅表性胃炎可分为轻、中、重三级。胃粘膜从表面到深部分分为三等分,细胞浸润仅涉及表面的1/3为轻度,累及2/3以内为中度,超过2/3为重度。无论炎症病变的严重程度如何,浅表性胃炎的胃腺(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始终正常,无损伤或减少数量。浅表性胃炎的进一步发展,其固有腺因炎症破坏而减少,可转化为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少)为突出病变,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炎症反应。根据影响固有腺的程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胃固有腺(胃窦为幽门腺,胃底为胃底腺,贲门为贲门腺)的1/3为轻度,1/3~2/3为中度,2/3以上为重度。

               (2)胃镜检查:胃镜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表现如下:①胃粘膜充血、水肿、充血区和水肿区可交叉存在,形成红白相间,以红色为主;②粘稠的灰白色或浅黄色粘液斑附着在胃粘膜表面;③胃粘膜有出血点;④有时在粘膜上可以看到小糜烂。

               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为:①胃粘膜颜色变淡,呈淡红色、灰黄色,重者呈灰白色或灰蓝色。它可以是弥漫性的,也可以是局限性的斑块分布;②粘膜下血管显著。在收缩初期,可以看到粘膜中的深红色网状细小血管,严重者可以看到蓝色树枝的大静脉;③细小甚至消失的粘膜皱褶;④萎缩性胃炎伴有腺颈过度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粘膜表面粗糙,呈颗粒状或结节状;⑤粘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可有糜烂灶。

               (3)实验室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由于胃腺正常,胃分泌功能不受影响,胃液量、胃酸、胃蛋白酶原均可正常。

               由于固有腺体萎缩,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液分泌量一般低于正常人。A萎缩性胃炎,壁细胞明显受损,因此泌酸减少,甚至无酸。B萎缩性胃炎的泌酸功能分析可以处于正常或低酸状态。血液和尿液中的胃蛋白酶原(主细胞分泌)也可以由于萎缩而低。此外,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分泌抗体的胃泌素细胞(GCA)确定阳性有助于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