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两年餐饮O2O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案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发展模式。如今,餐饮O2O这是《纽约时报》的趋势,线上和线下也在加速整合。有一点可以确认,谁能真正实现商家、平台和用户的双赢局面,谁就能有一个真正的未来。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达到622.与2012年相比,增长61亿.1%;预计到2015年,中国餐饮业O2O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左右。
餐饮业作为O2O市场规模最大的领域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很多关注,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曾经平静的餐饮业从暗流涌向百家争鸣,从激烈而异常的团购战争到外卖市场的突然爆发,从饥饿的诞生到阿里的攻击。O2O再次强烈 ** 在巨头和商家的神经之后,商家似乎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力量,增强了他们的移动意识。也许他们真的错过了太多互联网的优雅,所以他们不想错过这个新的机会。未来的价值即将出现,他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布局和实践。
纵观近两年餐饮O2O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案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发展模式。从行业的角度来看,餐饮O2O还正处在群雄并举、普及发展的初级阶段,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难言成熟可 ** 模式。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餐饮O2O希望从发展现状和模式中得到启发。
餐饮O2O的现状
餐饮O2O市场规模大,行业参与度高。这是餐饮。O2O受到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且,经过团购大战的洗礼,餐饮业首先接触到O2O服务已经走在餐饮信息化和人力资源配套设施的前列。可以说,只要有团购,就有餐饮O2O有餐饮O2O其中,美团、大众点评、牵手、糯米、窝窝团等团购网站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连锁型品牌型餐饮企业重视度高且提前布局,中小企业被动跟进且有心无力。我们都知道,餐饮从业者的学历水平整体偏低。作为连锁型品牌型的餐饮企业则青睐且更有机会吸引到学历高能力强的餐饮管理者,中小企业则大多是内部提拔人才瓶颈突出。同样,在对互联网营销的认识与理解上连锁品牌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如肯德基有自建APP而且用户数排在美食之列APP前三名;其他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微信营销阶段,差距明显。
微信营销成为大多数餐饮企业试水O2O标准。现在,无论你是走进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的餐厅,你都会在餐桌上或菜单上看到扫描微信公共账号二维码的温馨提示。更不用说你在微信公共账号运营方面做么,至少在餐饮方面O2O在学习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餐饮O2O发展模式也在不断扩大,但大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说到餐饮O2O,一开始,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团体购买,但现在除了团体购买,还有餐饮预订、外卖、食品约会、私人定制等模式,分别对应不同的用户群体和需求。在上述所有模式中,团体购买和外卖是最成熟的,其他模式将集中在下一部分。
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
1、餐厅信息点评:这是大众点评扬帆起航的地方,深耕细作10来年,积累了大量的餐厅点评数据,对市场培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多说。当然,放在当下来说点评模式已经成为了标配,不能再称之为模式,但是鉴于其历史贡献,还是有必要追根溯源交代一下。
2、餐饮团购:连续创业者王兴将美国的GroupO该模式引入中国成立美团。此后,团购市场失控,千团大战模式一度开启,使整个餐饮市场完全接受最原始的餐饮O2O洗礼。如今,团购市场越来越集中,前三名基本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餐饮团购仍然是餐饮O2O主要收入来源。
3、餐饮外卖:外卖一直都有,但是由于饿了么的出现,一年超12亿的交易额让互联网餐饮外卖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随后各大互联网餐饮巨头如美团、大众点评都积极跟进,阿里也成立淘点点切入外卖市场。最新的消息是,5月初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投资饿了么,实现强强联合。
4、餐饮预订:严格意义上来说网络餐饮预订也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舶来品,典型代表是OpenTable。今年6月13日,美国领先的在线旅游公司Priceline宣布将以26亿美元的总价收购美国在线订购平台Opentable。这一消息很快传到国内,让国内原本热闹的餐饮O2O该领域再次升温。然后我们看到美团和公众评论掀起了新一轮的餐饮O2O布局。
5、美食交友:该模式是从互联网美食网站的探店活动演化而来,美食社交应用去哪吃正在北京和长沙两地分别进行该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简而言之就是,美食网站或美食应用运营平台结合餐厅特色策划专门的美食交友活动,在线上招募美食达人进行试吃,在线下进行美食品鉴与交友活动。一方面,餐厅能够接触到网络中的美食达人,通过他们的美食文章、视频、图片等进行口碑传播达到营销宣传的目的;另一方面,参与活动的用户不仅能够品尝到美食,还能够结交到同城的吃货朋友;对美食平台而言,则通过主题交友活动策划很好的连接了商家与用户,不但能丰富线上的UGC内容还可以使用户的社交关系更加紧密,提高网站的用户粘性和活动性。这种食品平台、企业和用户双赢的模式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在哪里吃APP它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惊喜。
6、私人订制:早在2010年春节期间,深圳一些五星级酒店就推出了厨师上门当私厨制作家宴的服务,十分走俏。当初,这一模式的出现是餐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主动推出的一项服务,但终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形成规模。如今,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结合LBS预约周边餐厅或酒店的厨师非常方便。唯一的问题是有多少人需要这样的私人定制服务,但这种模式仍然值得一试。
协作整合才是方向
如今,餐饮O2O 已成为大势所趋,线上线下融合也在加速。无论是餐饮企业还是餐饮企业的帮助O2O营销推广平台还是自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者APP提供服务和维护关系总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如何O2O离线总是基础,产品和服务体验是用户最重要的地方,这是真正凝聚用户实现着陆的地方。在线开发可以帮助产品和服务获得更广泛的沟通,影响更多的用户。
对于餐饮O2O对于真正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开放线上线下的数据资源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困难。对于大多数餐饮企业来说,升级POS系统与打通CRM在操作层面,系统等接口会遇到很多障碍,这也是餐饮O2O遇到的最大瓶颈。如果线下客户数据无法打开,餐厅就无法有效分析用户行为,大大降低了制定有效营销策略的可能性,在线平台也是如此。这就是我们常说的O2O闭环缺失的部分。因此,如何更好地协调线上线下用户行为和数据资源,提高线上线下合作能力,绝对是餐饮O2O未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环。
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无法说哪种方法是绝对正确或者错误的,但有一点可以被确认的是,谁能真正实现商户、平台、用户的三方共赢,谁就能有真正的未来。谁能更好的满足用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谁就能在用户争夺战中取得胜利。 (原载于钛媒体?作者:沙水 经i天下网商编辑)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