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背诵新传考研名词的秘籍?~
名词解释,顾名思义,一个名词的解释,也就是说,考官给你一个名词,然后考生化身为杜娘来解释,要求用简短的句子写出概念的内涵和延伸,最好回答问题160-240如果分数高达15分,字数应在500字左右。
通过对2018年47所高校的真题进行分析,学姐发现了以下几点:
1. 名词解释通常测试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业务、研究方法、新闻史和热门词汇。许多学生认为最容易回答的是前四个,最难回答的是热门词汇。
2. 名词解释可能不局限于参考书,但这个词通常可以在参考书中找到。
3. 名词解释分数稳定。5~10有些学校给15分,这意味着一个名词要求3~5一个解释点,一个点会固定2~3分。
4. 有些学校喜欢重复名词解释,这里就不举例了,所以目标考过的名词一定要背。
好吧,我们应该认真谈谈如何回答这件小事。
姐姐认为第一件事是学习一个词——编辑。首先,你编的东西不能是假的。其次,你编的东西一定要有条理,能说服老师。即使你真的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你最终也应该学会关注关键的编辑
新闻传播理论
1. 例如,去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框架理论、刻板印象、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学传播等。这些名词的解释每年都占很大比例。如果你想很好地回答这些名词的解释,你应该注意记住理论名词的定义、起源(主要是创始人和来源事件)、重大转折点(谁更新了理论)、现象(具体的理论)、角色、优缺点。
新闻业务类
2. 这类词汇考试的学校很少,如去年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考试的新闻规划、去年云南大学传播学习考试的新闻图片、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考试的完整结构新闻等。回答这些词需要注意答案的定义、方法和优缺点,所以在复习和准备的过程中,你需要整理出相关的术语解释。如果你的目标学校从未测试过这些词,你可以节省时间来复习新闻史。
研究方法类
3.去年,只有少数学校参加了研究方法考试。例如,复旦大学参加了案例研究方法考试,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内容分析考试。研究方法的术语解释是最容易记住的,可以使用谁(提交人)-做了什么(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结果如何(好坏/)优缺点。对研究方法的记忆有助于您记住传播学者或传播理论,因为该方法的许多名称来自某个理论或某个人,如抽样调查方法。你可以想到拉扎斯菲尔德发明了抽样调查方法,然后你会发现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选择研究项目就是基于此,这样你就可以记住拉扎斯菲尔德及其研究成果和抽样调查研究方法!
新闻史类
4.调查新闻史的术语解释主要包括人物、新闻事物(包括事物和事物)。如果考试是一个人,我们应该首先介绍这个人的地位。能参加试卷的人一定不容易,所以首先要用一句话来介绍这个人在新闻传播领域有多强大;然后回答TA什么会这么牛逼,对后来的学术界和行业有什么影响?就像你告诉你的朋友你的男朋友蔡旭坤很帅一样,你必须说蔡旭坤很帅/为什么这么帅,否则很难说服。
如果你考察事情或事情,你需要列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员、始末和影响。你必须简洁明了。
复习建议
如果你的目标学校真的通过了考试或肯定会测试名词解释,你必须注意理解每个名词背后的意义,而不是全部记住,但知道背后的意义并做笔记,你自己的模板是最好的模板。在第二轮和后续的背诵中,你应该背诵粗心大意,不需要一个字,但核心啊,要点啊必须抓住!虽然背诵名词真的很无聊,但你可以适当地使用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住它们。
有问题可以私信我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扫码免费用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